20世纪德国文学

2022-09-04 16:18
2022-10-06 12:29
分开,方便查阅
总条目 61 最近时间 ↑

2022-10-06 12:29

民主德国文学

2022-10-06 12:18

  他是位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代表作《埃米尔和侦探》在中国早就有了译本,即《爱弥儿捕盗记》。小说以贴近现实生活的场景、人们所熟悉的儿童心理及语言、紧张惊险的情节,尤其是全书所洋溢的浓厚的人情味博得了儿童,甚至成人的喜爱。

  凯斯特纳的作品很丰富,他的诗歌和小说不仅抨击了德国当时的现存制度,而且鞭笞了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以及资产阶级的市侩习气。例如长篇小说《雪地三游客》、诗集《埃里希·凯斯特纳大夫的抒情家庭药房》、《日常琐事——1945-1948年的歌谣和散文》、《小自由——1949-1952年的歌谣和散文》等。他的儿童作品不但写得引人入胜而且富有教育意义,因而享有国际声誉,除《埃米尔和侦探》外,还有《飞翔的教室》、《动物大会》、《两个小路特》等。

2022-10-06 12:18

埃里希·凯斯特纳(1899-1974)

  凯斯特纳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从1927年起专事文学创作,但他的创作高峰是在魏玛共和国时期。他是德国新实际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富有新实际主义的特色:内容明确清晰,形式也简洁明快,作者的社会道德立场具体而鲜明,正好和表现主义所具有的狂热和杂乱完全相反。

  凯斯特纳的创作有诗歌、小说以及儿童作品。他的诗作有《镜子里的喧闹》、《椅子间的歌声》等。他的小说中著名的有《法比安》,讲述的是一个法学博士在世界经济危机年代里的种种遭遇。作者指出法比安所处的环境充满了贫困、淫荡、堕落和犯罪。这实际上正是当时德国社会的写照。

2022-10-06 12:18

  在法西斯的统治下他还写了长篇《狼群中的狼》和《顽固的古斯塔夫》。在这两部作品里,法拉达的视野已超出了小人物命运的范畴,而是在更广阔的社会和民族的大范围内揭示军国主义、复仇主义的狂热和整个社会道德的沦落。

  在希特勒最后几年的统治期间,法拉达被指责是“文化布尔什维克”,受到了监视并长期被软禁。在此期间他写了《没人爱的人》。《酒鬼》使用密码写的一部自传小说,直到死后1950年才出版。

  法西斯崩溃后,他终于可以毫无拘束地书写反纳粹题材的作品。长篇《每人都孤独地死去》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小说充满了反法西斯的人道精神。

  法拉达是位专写小人物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把小人物看作是一定的社会环境的代表者,因而他们的悲剧,不论是受尽苦难成为牺牲品还是受蒙蔽成为希特勒的支持者都同样是社会悲剧的反映。他使用的语言明晰简洁,朴素无华,但却生动活泼,在他的小说中常常使用多种布局的纪事形式,显得丰富多彩,更贴近现实。

2022-10-06 12:17

汉斯·法拉达(1893-1947)

  他的最初两部长篇小说《少年格德沙尔》及《安东和海尔达》采用的是表现主义手法,但不久他就放弃了这种艺术手段,认为这是为了追求时髦,实际上与他的个性格格不入。

  使他闻名于世的是1932年发表的《小人物,怎么办?》。由于这个问题不仅是皮内贝格个人的问题,它道出了20年代末世界经济危机给所有底层老百姓所带来的灾难,它是世界上的小人物所共有的问题,因此,这部作品一出版很快就被译成20多种语言并被搬上了银幕。

  1933年法西斯上台后,法拉达没有离开法国,他错误地以为这个政权不会维持很久,这时期他写了一些趣味性的、不涉及现实问题的作品。不久,他就失去了信心,从而写出了一些别具特色的儿童读物,从中他歌颂了正值和人道,善良和光明,谴责了残暴、无耻和贪婪。例如《霍佩尔波佩尔,你在哪里?》、《穆尔克莱的故事》等。

  《用洋铁罐吃过饭的人》小说不仅抨击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各个领域里的不道德现象作了批判。

2022-10-06 12:17

  1933年法西斯统治期间,凯勒曼被开除出纳粹的作家协会,但他并没有流亡国外,而是像胡赫一样选择了留在国内,并经受了“内心流亡”的过程。在这期间,他完成了长篇小说《友谊之歌》、《蓝绶带》以及《格奥尔格·万特兰特的转变》等作品。这些作品的时代历史背景不是在法西斯执政时间,地点也往往是在国外,原因是他在国内无法公开明确自己的态度,因而只能曲折地表达抵制的立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勒曼写了《死之舞》。在这部作品里,他塑造了一个放弃原有的民主思想,转而追随法西斯政权的律师法兰克·法比安。小说无疑提出了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那就是法西斯统治与这类为了私利而为虎作伥的人的关系问题。

  他也写短篇、游记等,例如《扬子江》、《亚洲游记》等。但主要以反映现实、批判现实的长篇小说为主。他的重要长篇还有《傻瓜》、《舍伦贝格兄弟》等。

2022-10-06 12:17

贝恩哈特·凯勒曼(1879-1951)

  凯勒曼最初的作品受到挪威的汉姆生和丹麦的雅可布森的影响。他的小说《卫斯特和利》、《英格博格》及《大海》都具有印象主义的风格。其中后两部作品涉及到了人与自然融合的问题,作者明确表达了对文明社会的蔑视。

  但到1913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隧道》说明凯勒曼已步上了批判社会的创作道路。这部小说当时看来像科幻小说,他写这部小说的目的并非出于预测科技发展的未来,而是为了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科技的发展与私有财富之间的密切关系。小说所反映的社会面甚为广阔,这部作品是凯勒曼创作道路的一个转折点。

  《十一月九日》这部作品非常尖锐地提出了一个当时显得尤为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谁要战争?在1946年版本的序言中,凯勒曼明确指出,他有责任要让德国人民看到军国主义思想的危害性,把军国主义的本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小说中作者描绘了许多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场面,作者都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进行刻画。但有时在小说中也采用象征的手段。

2022-10-06 12:16

  《浪漫主义的兴盛时期》和《浪漫主义的发展和衰落》更是奠定了她在文学界的特殊地位。这两部具有文学价值和文化历史意义的作品再度发掘了浪漫派,对浪漫派的重要意义作了阐释,同时也对它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对于后人重新评价浪漫派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无声的起义》,是有关反法西斯运动的书。

  胡赫的创作不仅在数量上很丰富,同时涉及了文学的各种类型。除上述长篇小说,文艺论著和历史外,她也写诗歌。1920年的《旧诗与新诗》就具有浪漫主义色彩。1910年出版短篇集《最后的夏天》。她的回忆录《在瑞士的春天》出版于1938年。著名的历史小说《保卫罗马》及《为罗马而战》是有关意大利自由英雄加里波第反抗法国,保卫罗马的一组故事。胡赫是为杰出的历史作家,传记作家,她所写的人物还涉及马丁·路德、华伦斯坦,甚至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等人。在这之后,她的创作又转向哲学和宗教的领域,写出了《圣经的意义》这样的作品。

2022-10-06 12:16

里卡达·胡赫(1864-1947)

  胡赫最初的作品充满幻想和抒情的气息,大都以个人追求生活和幸福以及瞬间的热情、尘世生活的过眼云烟作为题材。她的处女作是长篇小说《小鲁道夫·乌尔斯劳的回忆》。

  《胜利巷纪事》写的是意大利北部某城贫民区里的一条小巷里发生的故事。胡赫通过现实和梦幻交织一起的手法,描绘了各种人物的生活片段,从而揭示了底层百姓苦难的生活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期望。这部作品无疑反映了胡赫已开始正式社会现实。

  《生活是个短暂的梦》又回到了个人的主题。这部小说显示出胡赫对于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有着敏锐的感受。

  在这些作品之后,胡赫的创作题材转向了客观现实和历史领域。这一阶段的创作高峰是反映德国历史上可怕的三十年战争的作品。1912年至1914年她完成了三卷本《在德国的大战》。她以丰富的史料,深刻的洞察力和优美的文笔描绘了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和它给德国带来的灾难。在1937年再版时该书改名为《三十年战争》。

2022-10-06 12:16

国内流亡文学

  在法西斯执政期间,固然有大批作家流亡在外,但在国内也并非毫无文学。

2022-10-06 12:16

  布莱希特同时也是位诗人,他从下层百姓学来的民间俗语、成语、惯用语及方言,在他的诗歌里随处可见。他的诗歌风格简洁、诙谐、幽默、富有哲理性。他的最早地诗集《家庭格言》出版于1927年,1934年出版的《歌曲、诗篇、合唱曲》是他离开德国后写的诗集。中心主题是他的祖国,他为祖国大地上发生的事变发出痛苦的呼声。此外有《斯文堡诗集》及1951年的《诗一百首》等。此外,他也写有小说,如《裘力斯·凯撒的事业》、《负伤的苏格拉底》等。

  布莱希特认为,关于文学形式不应去问美学,也不是问现实主义,而是必须去问现实生活。既然人们能采用多种形式掩盖真理,那么同样也能采用多种形式说出真理。

2022-10-06 12:15

  《高加索灰阑记》是根据元朝杂剧作家李潜夫的《包待制智勘灰阑记》改编而成。

  布莱希特在这阶段还写了一些以当代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如《卡拉尔大娘的枪》及《第三帝国的恐惧和贫困》都以反法西斯为主题,在当时的反法西斯斗争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布莱希特的叙事剧理论是在上述几个创作阶段通过实践逐步形成的,愈往后,思想愈明确。到30、40年代布莱希特才开始比较有系统地以文字的方式总结他的戏剧理论,如《娱乐剧还是教育剧》、《人民性和现实主义》、《戏剧小工具箱》、《舞台上的辩证法》等。它们从各种不同角度论述了科学与艺术、生活与戏剧、教育与娱乐、理智与情感等各种关系。他尤其强调的是演员、角色与观众之间的辩证关系。

2022-10-06 12:15

  从1933年起可算作是布莱希特创作的最后阶段,也是他创作的全盛时期,而在生活上却是他最不安定的时期。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布莱希特企图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告诫人们:战争是宗大买卖,它不是小人物所能从事的。作者在剧中所表露的反战立场是鲜明的,而且通过大量的人物间的对话,对战争的本质剖析得清晰而明确。

  《伽利略传》提出了科学家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也刻画了在伽利略身上的灵与肉的冲突。伽利略这个人物具有多层次的复杂性格,与布莱希特早期写的巴尔有许多相同的特点,他们生命力旺盛,全力追求各种欲望的实现。

  这时期他还写了一些寓意剧。寓意的手法可以产生陌生化效果,使抽象思想具体化。寓意可以使平凡的事件变得不平凡,引起观众的兴趣。寓意式象征的,往往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它能抓住本质,揭示生活中的客观规律。但寓意的创造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有时甚至会显得有点荒诞。就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写下了《潘蒂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狄》,这是部喜剧。

  《四川好人》涉及到人性善恶的问题。在这里布莱希特把人的善恶与社会制度联系了起来。

2022-10-06 12:15

  上述三部剧本是布莱希特早期的作品,当时他的叙事剧理论尚未成熟,但却已经处处显示出它们与传统戏剧的不同。例如《巴尔》和《在城市密林中》,时间和地点的变化不受限制,各场之间的联系是一个人物或一个事件。《巴尔》的开场以合唱的方式,道出了巴尔的一生和全剧的主题思想。而在采用传统形式的《夜半鼓声》中,作者使用了幕外音与招待员之间的对话。

  1928年《男人就是男人》在柏林演出,布莱希特通过该剧向观众展示:人是可变的,但往往向消极方向变,主人公听任外界力量的支配,唯唯诺诺,任人揉捏,他是个失去个性的人物。这个夸张的“陌生化”了的人物果然激起了观众极大的兴趣。这时期的重要作品还有《三分钱的歌剧》,这阶段还写有《马哈哥尼城的兴衰》、《屠宰场里的圣约翰娜》等剧本。同时他也写一些胆小精悍、主题鲜明、具有哲理意义的短剧,它们被称为教育剧。其中重要的有《例外与常规》,《措施》等。它们的布局往往不平常,发生的事件又似乎不真实,而正因如此,它们常常激起观众的思考。布莱希特有意把政治和哲理糅在一起以寓意的形式来表达剧本的主题思想。这类戏剧完全不同于一般结合当代事件的政治教育剧。

2022-10-06 12:15

  1914年8月写的《塔顶值班》一诗显示出布莱希特和许多青年一样接受了普鲁士精神的教育,而且还感染到了大日耳曼主义、英勇献身的狂热情绪。
 
  但是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展,这种狂热很快消失,在11月写的《现代传奇》一诗里取而代之的是对敌我双方的死者的哀悼。布莱希特很快认识到“为祖国去死”是一种骗人的宣传。

  《死兵传奇》,这首诗不但阐明了作者的反战立场,同时也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诗中的情节既离奇又荒诞。

  剧本《巴尔》。全剧24场,场与场之间虽然似链条的环节那样连在一起,但却又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这种结构已显露出叙事剧的端倪。《巴尔》一剧所涉及的天地是狭小的,但从他身上人们可以看到青年布莱希特的影子,他的人生观和艺术观,从而窥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青年一代的某些精神状态。

  喜剧《夜半鼓声》,成名作。

  剧本《在城市密林中》,它寓意式地向人们阐述了人类工业的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人的日愈异化。

2022-10-06 12:15

  在戏剧方面,他提出了开放式的形式,只分场不分幕,每场可以独立存在,它只在结局及人物上与整体有关。

  而在表演方面,布莱希特认为演员和角色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演员应该把自己理解的角色表演给观众看,而不允许把自己融入角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观众保持清醒的头脑,如果演员演得逼真,就会激起观众的共鸣,使观众跟随剧中人物体验各种情感,造成一起哭,一起笑的后果,从而使观众失去理性思考能力而处于一种幻觉状态。

  舞台美术方面,他主张摒除一切与剧情无关的道具,布景可以是象征性的,以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音乐不求优美,免得观众神思恍惚。

  他主张演员可以戴假面具,当众换服装。剧本演出时可以配备解释员,演员也可以和观众对话等等,凡此种种,其目的就是要阻止观众产生幻觉,让他们以一个“审视者”的身份对舞台上发生的一切进行评论和判断。

2022-10-06 12:14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1898-1956)

  是当代西方戏剧史上很重要的一位剧作家。他留下了将近40部戏剧,大量有关戏剧的论著以及诗歌和散文。尤其是他所创立的叙事剧理论更是影响深远。

  他的“叙事式”戏剧理论是建立在剧作家不仅要解释世界,同时也要改造世界这一认识基础上的。布莱希特认为由于20世纪科技的发展,舞台有可能把叙述的因素纳入戏剧表演的范畴。
  
  在他看来,如果用科学家观察事物的方法来看待舞台艺术,就会发现传统式戏剧产生的效果是使观众进入一种幻觉状态,其结果是压制了观众的思考能力,不能对舞台上所发生的事件做出理智的判断。

  为排除这种幻觉,布莱希特提出了“陌生化效果”的论点。

  所谓“陌生化效果”就是舞台要把人们所熟知和习以为常的事件以另一种样式展示给观众,也即要把日常平凡的东西以“不平凡”的面目展现,以引起观众惊奇,从而诱发观众去思考。为达到这目的,布莱希特从编剧、导演、表演和舞台美术、音乐等各个方面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戏剧的主张。

2022-10-06 12:14

  1940年法国沦陷后,他逃亡到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和托马斯·曼等人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而艰辛的十年。但他仍心系欧洲,继续从事反法西斯斗争,他把自己对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历史的回顾写进自传作品《观察一个时代》。

  亨利希·曼喜欢把人物历史,历史和现实的描写交叉进行,以增强人物的内涵及作品的现实意义,在虚构的作品中用上真实的日期,后者恰恰对背景和框架起着说明作用。他的最后一部小说《呼吸》标出的最后日期是:1939年。它通过一个行将死亡的女人在呼吸停止前的几个小时回忆,思考了她的一生(她是作为一系列社会、政治变迁的见证人),这部作品带有很强的自传色彩。

  他一生创作了19部长篇小说,55部短篇小说,11部剧本以及大量的政论、散文等。他对市民庸俗习气的抨击,对各种非人道政体的批判,特别是对法西斯纳粹的斗争,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动人的力量。他一直认为精神与政治,人道与社会应该取得和谐一致,所有这些都使得他无法容忍德国当时的现实,有时他的思想也无法被亲人所理解,他是一个孤独的人,也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作家。

2022-10-06 12:14

  在法期间,他成了国外反法西斯作家的中坚人物,坚持不懈地与法西斯主义进行斗争。他的论文集《仇恨集》和散文集《勇气集》鞭笞社会的罪恶。同时,他把对现实的思考和批判浸透到历史题材的创作中,早在接触法国文学时,他就对历史题材感兴趣,并喜欢在创作中借历史题材与现实相类比,借古喻今。这时期创作的《亨利四世》以及死后出版的《腓特烈大帝的可悲历史》都明显地体现了这一创作意图。

  《亨利四世》中,他把法国和它的历史作为德意志的参照物。小说分为二部:《亨利四世的青年时代》和《亨利四世的完成》,以16世纪法国宗教战争时期的法王亨利四世为主人公,塑造了一位完成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开明君主形象,再现了法国光辉的历史,以此来批判德国当时的政治制度,并与希特勒纳粹形成鲜明对比。这部作品融入了亨利希·曼所有渊博的知识和对历史的深入思考研究,通过人文主义者来颂扬建立在理性和知识基础之上的人的形象。

2022-10-06 12:14

  《臣仆》代表作。和另外两篇作品《穷人》、《首脑》一起统称为“威廉二世时代德国社会的三部曲”,简称“帝国三部曲”。《穷人》写的是工人,《首脑》塑造了大官僚、工业巨头这一特殊阶层。这两部作品在艺术成就上不如《臣仆》,但对社会批判的尖锐程度并不比后者逊色。

  他对时局的关心和洞察力是同时代人少有的。他之所以对德国市民的劣根性以及“臣仆”形象深恶痛绝,就是看到政治制度和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所以他经常通过文学表达对时政的理解。

  《论左拉》预言德国帝国主义的必定失败。

  《超民族主义信仰》中又预感到法西斯的崛起和得势。1933年,希特勒上台前,他就被迫流亡到国外,他在法国的尼斯生活了八年。

2022-10-06 12:14

亨利希·曼(1871-1950)

  他从1885年开始发表作品,第一本小说《在一个家庭里》于1894年出版。

  他早期的创作主要是对怪诞的社会现象以及市民习气的讽刺。

  在论文《地方分权》中表达了这样的文学见解:“文学所赖以生存和更新的精神潮流是与时代的政治、社会的进程和发展趋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20世纪初他发表的作品有《女神》、《垃圾教授》、《种族之间》等。这些作品主要探讨德国国民性的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垃圾教授》,作者在这部作品里塑造了一个在帝国精神熏陶下,心灵扭曲的中学教师拉特的形象,通过这个人物,作者对德国的教育制度、道德问题以及人性中的阴暗面作了深刻的揭露。

  他花费很多笔力揭示德国专制制度奴化教育下的帝国顺民、奴颜婢膝的势利小人的丑恶面目,其目的是为了批判德意志帝国及其政治基础。

2022-10-06 12:14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托马斯·曼处于19世纪现实主义消退而现代主义萌生的时期。与传统现实主义不同的地方在于,托马斯·曼虽然依旧注重细节的描绘,人物的刻画,但他更侧重于内心意识的挖掘。在他的作品中时间经常处于模糊状态,而情节的发展依凭的是人物的思想活动。托马斯·曼还有意识地把音乐结构引进自己的小说中。

  他的创作还涉及到许多病理学方面的题材,这又与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心理学影响有关。所有这些都表明,托马斯·曼在创作中已经融合了20世纪许多学科的知识,而尤为注重的是哲学和思想方面的形而上思考,而不是对外部现实的模仿。

  在他的作品中作家已不是万能的主宰者,而是和作品人物保持距离的叙述者。此外作品中人物的对话和讨论愈来愈占重要的地位。

2022-10-06 12:13

  1947年,托马斯·曼发表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这是他一生总结性的作品。这部作品,不仅对他早期就感兴趣的 艺术与生活的对立关系重新加以审视,而且还把德国民族命运的思考融化在其中。

  《优选者》这是一部以教皇格里戈里的传说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涉及到赎罪与犯罪的问题。

  《受骗的女人》显示出作者重新对病理学现象感到兴趣。

  50年代最重要的作品是未完成的《大骗子菲利克斯·克鲁尔的自白,回忆录第一部》。与以往作品不同的地方在于作者对讽刺和摹拟风格的运用。

  托马斯·曼一生的思想几乎可以用艺术与生活、精神与政治的相互对立关系来加以概括。

  托马斯·曼创作的突出特点在于二元对立的区分,特别是艺术与生活的矛盾一直是他关心的主题。他的作品大都表现这样一种倾向,即精神或思想与自然生活能力成反比关系,一个精神方面愈是优越的人,他的生活能力也就趋于下降,反之亦然。这种失却平衡的关系在他看来是值得批判的。他一方面反对市民生活趣味,另一方面又认为艺术是与天才、疾病、颓废等联系在一起的。

2022-10-06 12:13

  《绿蒂在魏玛》,托马斯·曼表达了他对歌德的敬仰之情。这部作品依然与他的反法西斯思想相关,它超越一般平庸的爱情重逢的浪漫故事而试图通过歌德来确立人道主义思想。这部作品虽然在许多方面都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事实的尊重,但也包含了许多虚构成分。小说的时间安排极为紧凑,前后只有三天,但却容纳了前前后后相当长的时段及众多的人物和事件。

  《约瑟夫四部曲》有《雅各的故事》、《年轻的约瑟夫》、《约瑟夫在埃及》以及《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它们的创作时间跨度达11年之久,这部小说取材于《旧约全书》,作者以往的长篇小说大都发生于近代,这部作品却追溯了遥远的神话时代,它似乎暗含着这样的努力:在神话中寻求人道主义要素。它还涉及弗洛伊德心理学以及关于古代神话中生死轮回的许多观念。作品的特点在于把神话传说和现实暗示糅合在一起,从而展现出丰富复杂的主题。

2022-10-06 12:13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期,亨利希·曼发表《论左拉》一文,抨击德国的战争政策,而托马斯·曼却与之相反,发表《一个不问政治者的看法》,反对民主政治,坚持保守的民族主义观点。

  1922年,发表《谈德意志共和国》,对自己的保守主义观点作了极为深刻的检讨,并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承认精神和政治的结合是一个人以至一个国家获得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魔山》是他的一部巨著,也是他走向创作新阶段的标志。和《布登勃洛克一家》不同,《魔山》的象征意味极为突出,作品通过对瑞士一家疗养院里病人的描绘,展示了一个没落社会濒临死亡边缘的景象。书中的众生相不仅肉体上患有痼疾,而且精神上同样需要治疗。在《魔山》中,早期创作中生与死、精神与生活的对立关系被纳入更为广阔的宏大结构中,并且作者还表达了鲜明的反法西斯主义思想。

  从精神与政治的分离到鼓吹反法西斯主义思想,显示他的新人道主义思想也渐趋成型。《魔山》在纳粹时代被列为禁书,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包含了反法西斯思想。这一思想在1930年中的中篇小说《马里奥和魔术师》里得到更为鲜明的表达。

2022-10-06 12:13

托马斯·曼(1875-1955)

  第一部中篇小说《堕落》是在保险公司时写成的,发表时用笔名保罗·托马斯。

  《布登勃洛克一家》这部作品显示出托马斯·曼非凡的艺术感受力以及深刻的思想,他把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写成了单纯超越家庭兴衰而具有广泛时代内涵的宏伟画卷。这部小说描写布登勃洛克家族四代的兴衰,带有较强的自传色彩。作者用叙述历史的手法,对家庭四代中的两代作了详尽的描绘。作者对第三代代表人物托马斯的刻画,一方面着意于他对祖业的继承与发扬,另一方面又暗示着他与第四代人物汉诺之间的代沟问题。汉诺秉承母亲的艺术气质,却丢失了家族的商业传统。他们之间的隔阂意味着思想与生活的脱节,这是托马斯·曼一直思考的问题。
 
  1903年托马斯·曼发表了中篇小说《特利斯坦》和《托里奥·克吕格尔》,探讨了艺术家与生活、艺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2022-10-06 12:13

  在艺术手法上黑塞不仅把古典的和现代的风格糅在一起,而且小说情节复杂纷繁,象征意义丰富多彩。在结构上更是奇妙,黑塞把多种体裁,例如政治评论、诗歌、故事、传说和言行录,甚至历史著作等都用上了。但这一切却在黑塞手中汇成了一首优美的交响乐,显得如此和谐、统一。

2022-10-06 12:13

  1923年黑塞加入瑞士国籍,与妻子离婚。自从他和艺术史家尼侬·道尔宾结婚后才开始有了融洽的夫妻生活,并带来了他创作的丰收期。此时期的重要作品有《纽伦堡之旅》、《荒原狼》、《纳尔齐斯与戈德蒙德》、《东土之行》等。

  《荒原狼》该书描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孤独、彷徨,企图解决存在于自身的对立矛盾。小说中出现的同一人身上两个不同方面是黑塞成熟时期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题材。表面看来它们往往互相否定,但实际上却常常是互相补充。它们是生活中的两面,它们所代表的是:精神和自然,理智和直觉,光明和黑暗。这方面的代表作还有中篇《席德哈尔塔》及长篇《纳尔齐斯与戈德蒙德》。

  《玻璃球游戏》这是一部寓言小说,它反映了黑塞对于世界的命运以及艺术命运的思考。在文明遭到毁灭危险的时期,黑塞提出了应该如何拯救个性和精神本源的问题。尽管逃避现实,让诗人和学者躲进“纯艺术”和“脱离实际”的梦幻般的科学世界肯定不会解决问题,但黑塞反对纳粹思想在这里却是显而易见的。

2022-10-06 12:12

海尔曼·黑塞(1877-1962)

  诗集《浪漫之歌》及散文集《午夜后一点钟》。这些作品显示出黑塞所受到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影响,但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真实的情感和抒情色彩。

  《彼得·卡门青德》该书具有自传性。这是一部教育小说,但黑塞着重刻画的不是外部世界,而是主人公的内心历程。

  《在轮下》,主题是揭露威廉皇帝时代的德国教育制度。在这里,黑塞一方面现实主义地描绘了压制人性的营房般的可怕的学校生活,另一方面也运用了怪诞而含蓄的讽刺和幽默的手法。

  《德米安》辛克莱既是作者又是书中的自述者,他力求对周围的客观世界及自己进行剖析,而他的朋友德米安向他指点出路,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自我认识。德米安规劝辛克莱要摆脱资产阶级的传统观念,打破旧有的道德规范。

2022-10-06 12:12

艾利希·马利阿·雷马克(1898-1970)

  《西线无故事》这部作品之所以引起巨大的反响,是因为作者首次用极其真实的笔触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战争的残酷场景,毫不留情揭开了这场战争的神圣面纱——为上帝、国王和祖国而战。它淡化了个人的内涵,而突出了战争和它的罪恶。

  《西线无故事》之后的重要作品中,许多是写流亡者的生活和命运。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946年发表的《凯旋门》。小说不仅反映了流亡者的艰难生活,同时表达了他们强烈的爱与恨。

  以流亡者为主题的还有《流亡曲》、《里斯本之夜》及《天堂里的阴影》等。雷马克的这些长篇在艺术手法上都具有客观、冷静和简洁的特色,和美国的海明威有相似之处,而在思想内容上则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他反对战争并不是出于政治观念。雷马克自始至终没有和政治或社会运动发生关系,和“左派”或“右派”都不来往,但他却维护人的永恒价值,他的全部作品充满了对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仇恨。

2022-10-06 12:12

  德布林的作品数量很多,除长篇外,他还有应用哲学小品、政论文、剧本等不同体裁。他从表现主义开始,也使用自然主义手法,最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情节的松散,语言风格的混合,利用寓言和比喻等。在蒙太奇和意识流的运用上他受到电影技术、未来主义及达达派的影响,并充分使用了他心理病学方面的专业知识。

  德布林的作品,尤其是《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一书为消解小说危机作出了贡献。有人把他看作是德国现代派小说的开路人,许多德国文坛上的后起之秀都受到他的影响。

2022-10-06 12:12

  在流亡期间,德布林写的作品有《不能原谅》,叙述出身农民的主人公由于个人利益徘徊在革命与反革命的道路上,最终走向毁灭。

  1935年至1948年德布林写有三部曲《亚马逊河》,包括《不死国之行》、《蓝虎》及《新原始森林》,主题是批判殖民主义制度的罪恶,描述了欧洲人对印第安人的欺压和迫害。最后一部描写了法西斯政变后的德国,指出新的一代只要统帅下令,他们就会抢掠和杀人。

  德布林的另一部三部曲是《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它们由《被出卖的人民》、《前线部队归来》及《卡尔和罗莎——一个天堂和地狱之间的故事》组成。

  德布林的最后一部小说是批判法西斯思想流毒的《哈姆莱特或漫漫长夜有尽头》,指出个人在历史宣判面前应负有责任。

2022-10-06 12:11

阿尔弗雷德·德布林(1878-1957)

  他的早期代表作是《王龙三次跳跃》。该书摒弃了他最初作品的那种幻想倾向,转而描绘一场社会运动。在这部小说里,德布林在艺术手法上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写作模式,不但在叙述上不连贯,采用了蒙太奇的结构,而且使用了内心独白进行心理分析。

  1929年出版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不论在思想内容及艺术手法上都要比《王龙三次跳跃》成熟丰富得多。作者不仅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都市的喧嚣,还以只言片语介绍天气情况,体育新闻等,使那些看似单个的事件纠结成一个大都市的整体。德布林在这里施展了他的蒙太奇手法,同时使各种城市生活的细节与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紧密结合在一起。小说中,德布林的意识流手法是通过生活的外在印象来展示的。很明显,德布林否定了世纪初那种内心反省式的心理描绘而强化了它的社会意义。在语言上,他不仅应用方言、报刊用语、广告语言,甚至使用黑话。他的小说往往没有开端,也没有结尾,更没有作者的议论,它给读者的是混浊的、看不到底的生活本身。

2022-10-06 12:11

  除长篇外,茨威格还写文学评论及政论文章。在他的文学评论中对现实主义的推崇尤为突出,茨威格把它看作是全面反映生活各个方面的最佳手法

  1943年他又写了长篇《万兹倍克的斧头》。

  茨威格的小说往往情节紧张,心里描绘很细腻,人物行为具有真实动机,环境描写很现实,语言明快,他善于从揭示个人和历史,个人和现实社会之间的矛盾来反映时代、国家和政治的复杂性。

2022-10-06 12:11

阿诺尔德·茨威格(1887-1968)

  他的早期作品受到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的影响。1915年入伍并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残酷的战争经历改变了茨威格的思想,他的创作步入了新的阶段,开始揭露现实,尤其对战争、军国主义做出猛烈的抨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认识到他有责任向人民揭露这场战争的真相,它的产生原因,它的残酷和荒诞性,以及它对人的心理和精神上所造成的伤害和对社会所造成的破坏。为此,他就这次战争为题材计划写一套系列小说,名为《白种人大战》。完成的共有六部长篇,按出版次序是:《关于军曹格里沙的争辩》、《1914年的青年妇女》、《凡尔登的教育》、《国王登基》、《暂时停火》、《时机成熟》,但在内容上却并非按年代排列。

  六部中最成功的两部:《关于军曹格里沙的争辩》、《凡尔登的教育》。

2022-10-06 12: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依然笔耕不辍。他于1951年及1952年分别写出了两部名人传记《戈雅》和《愚人的智慧,或让-雅克·卢梭之死和他的光辉》。

  他的最后两部小说是《西班牙歌谣》及《耶夫塔和他的女儿》,都是有关进步和人道主义的题材。

  他的小说往往情节曲折,而人物形象则用来表达作者的思想。篇幅虽长,却不沉闷,生动而幽默,语言简练,但感情色彩强烈。他的善用历史事件及人物来借古喻今是有口皆碑的。

2022-10-06 12:11

列翁·福伊希特万格(1884-1958)

  他的作品先是接受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后来又深受布莱希特、德布林、亨利希·曼的影响。他以擅写气魄宏大,场景复杂的长篇历史、文化小说著名,许多作品涉及犹太人问题和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思想转变的问题。

  他是个多产作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犹太人徐斯》,主人公确有其人,生活在1692至1738年,他在排犹的声浪中,以自己生命作为代价坚持了自己的信念。

  《候车室》是以反法西斯为主题的三部曲。第一部《成功》,第二部《奥佩尔曼一家》,第三部《流亡》。

  与此同时写作的还有《约瑟夫》。这也是三部曲,它们是《犹太人的战争》、《儿子》、《这一天会到来》。这套三部曲是大型的历史小说,讲述的是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的故事。这部小说描绘了约瑟夫捍卫人道主义,宣扬不分种族人人平等的思想,以及他从保持行动和静观之间的折中哲学中摆脱出来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指出专制政体得逞所依靠的正是人的卑贱的本能和失去理智的兽性。只有专制政体尚能愚弄人民时,它才能继续存在下去。有关这一点他在长篇《假尼禄》中作了更为明显的刻画。

2022-10-06 12:11

路德维希·雷恩(1898-1979)

  《战争》,作者通过雷恩描述了战壕里的艰苦生活,行军和前线炮火下的互相残杀,也道出了士兵们的真实情感,他们的所思所想,从而揭露了战争的罪恶和它的残酷性。小说发表后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因为除战争的真实描绘外,雷恩这一形象也具有极大的典型性。作者也从此用雷恩作为自己的笔名。

  《战后》是《战争》的续篇。这部小说和《战争》一样带有自传性质。它突出了主人公思想转变的过程。1944年雷恩在墨西哥时写的《没落的贵族》,其自传性就更为强烈,具有回忆录性质。

  雷恩的作品很多,前边提到的作品均以一种平静的、不加修饰的朴素语言由主人公娓娓道来,没有感伤情调,没有夸张,有的只是真实。叙述者把非常复杂的事情讲得简单扼要,把最悲痛的感受记载得沉着而冷静。小说往往没有开端,也无结局,这种客观的报道形式使它们更具可信性。

  回到德国后雷恩又写了长篇《特里尼》。其他还有《没有战役的战争》、《在帝国的废墟上》、《出路》等。雷恩也写儿童文学,其中著名的有《黑人诺比》。

2022-10-06 12:10

埃里希·魏纳特(1890-1953)

  他的诗歌简洁、明快、机智、诙谐,非常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他的诗歌没有个人内心生活和哲理思考,永远具有明确的政治内容,和社会政治密切相关。他的诗有时也表现为日常生活,但却具有深刻的现实性。他的诗往往是为朗诵用的,从1924年至1933年他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各城镇举行了大约2500场朗诵会,他的诗歌还经常使用柏林、萨克森、维也纳的方言以增加幽默、生动的效应。他的诗歌在揭露军国主义、沙文主义和社会改良主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宣传作用,他的诗歌不仅是动人的、热情的号召,同时也是艺术性很高的文学作品。

2022-10-06 12:10

弗里德里希·沃尔夫(1888-1935)

  他的创作有诗歌、小说、电影剧本和广播剧,但最主要的是戏剧。

  他的早期剧本受到表现主义的影响,企图塑造“新人”。例如《穆罕默德》、《这就是你》等。1924年的《穷苦的康拉德》表现出沃尔夫已摆脱表现主义的影响。

  1929年反映穷人堕胎问题的《氰化钾》使沃尔夫获得了国际声誉。但沃尔夫真正的创作高峰是在流亡期间,这时期他完成了九个剧本,大部分都取材于现实,例如《马门教授》、《弗洛里茨多夫》等。

  沃尔夫后来又写了《博马舍》、《爱国者》、《女村长安娜》、《托马斯·闵采尔》等。他的戏剧创作遵循传统戏剧的准则,与同时代的布莱希特的叙事戏剧形成鲜明对照。

2022-10-06 12:10

莱昂哈特·弗兰克(1882-1961)

  《一伙强盗》这部小说不仅揭示了德国当时青年所遭受到的摧残,同时也反映了青年们的反抗意识。

  《在最后一节车厢里》揭露了上层阶级日人士的虚伪和自私,颂扬了工人的道德品质。

  《三百万中的三个》说明当时在西方各国无产者的命运都是相同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病。

  在流亡期间,弗兰克发表了《梦中的伴侣》、喜剧《旁观者》等作品,其中从1937年就开始动笔的长篇《马蒂尔德》直到1948年才出版,它的情节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开始延伸到大战结束。

  《耶稣信徒》,讲述一些年轻人惩罚纳粹的故事。

  《心在左边》,自传体小说。正如小说的标题所显示的,作者一生的追求是反对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一个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

  弗兰克的作品很多,除上述重要作品外,他还写有抨击威廉二世时代的教育制度《原因》、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人是善良的》以及《奥克森富特的男声四重唱》、《兄弟姐妹》等。

2022-10-06 12:10

库尔特·图霍尔斯基(1890-1935)

  他是位杰出的杂文家,虽然他也写诗歌和小说,但他的杂文和游记更富有特色。

  《莱茵斯贝格——恋人的画册》虽然是短篇小说,讲述的只是两个年轻人离开大城市到莱茵斯贝格玩了三天三夜,没有什么故事情节,但作者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及人物间的对话宣扬了青年的自由恋爱观,冲破了陈旧刻板的传统道德观念,鞭挞了小市民的狭隘和贪婪。作者以充满激情,却又幽默机智的语言把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小市民的封闭、偏狭自私的生活作了鲜明的对比。这部作品是他的成名作。

  1929年他与政治照片剪辑专家乔恩·哈特菲尔德合作出版了著名的《德国,德国高于一切》,立刻引起了世界性的反响。该书收集许多具有典型性的照片,配以解释性的文字,让读者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看到德国的一个横断面。这些照片和他所独有的文献记录性的文字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德国人民沉重的生活,而且揭露了德国现存制度下的警察、法院、军队、教育等各方面的问题。这些照片和文字以尖锐讽刺和离奇夸张的手法指出了现实中的种种矛盾。

2022-10-06 12:10

流亡文学

  1933年出现的流亡文学,约由1000名外出作家构成,是一支庞大的队伍。除了个别例外,几乎整个德国文学界都移到了国外。尽管这些作家的立场不尽相同,但都一致反对纳粹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甚至一些主张不问政治或颓废倾向的作家这时也多变得富有政治色彩起来。但是在艺术手法上却依然是各个不同。大部分作家采用的是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也有很多作家兼用现代派手法。

2022-10-06 12:10

  凯泽是德国表现主义最优秀的代表作家。他的表现主义戏剧虽然打破了传统的戏剧模式,但可以看到他不仅从席勒、黑勃尔、毕希纳等前辈,同时也从同时代的韦德金德、施特恩海姆等人那里吸收了营养,他的表现主义戏剧是诞生在德国的土壤里的。

2022-10-06 12:10

  1933年他被开除出普鲁士科学院,其作品也全部禁演,他不得不离开德国。在流亡期间他写了12个剧本,两部长篇小说及许多抒情诗。其中《士兵田中》是这时期的代表作。

  在1944年和1945年凯泽写了许多抒情诗,其中有回忆,有风光描绘,但最主要的是揭露法西斯的罪行,如《自画像》、《此路不通》、《诅咒》、《孙子》等。

  从凯泽的全部创作来看,其中大部分剧作表现出了他对新人的渴望,凯泽希望通过新人能制造出一个宁静的世界,而这些新人必须要经受种种罪行、暴力和心灵的苦难历程。由于凯泽主张戏剧是“思考”而不是“观看”的戏剧,因而他的人物都是某种思想的代表,显得概念化,缺少心理活动和个性。但他的剧本层次分明,以理性的分析方法让对立的双方进行有力的争论辨析,从而使作者认为正确的一方最终获胜,借此启发观众。

2022-10-06 12:10

  《从清晨到午夜》这是凯泽作品中最重要,最具社会性的一部杰作。它显示了作者对现存社会中资产阶级关系的实质性的理解和剖析。它不是来自抽象的、思辨的公式,而是立足于人对金钱追逐而丧失人性的真实世界。

  在《从清晨到午夜》之后,凯泽又写了《珊瑚》、《瓦斯一》、《瓦斯二》。这三部剧本由于人物和故事都有关联,因而有人就称它们为三部曲,但凯泽自己并没有这样命名。

  在《从清晨到午夜》和上述三部曲中,凯泽在舞台构造,布景装置,灯光效果,音乐等方面充分使用了表现主义的手段。剧中的人物也没有具体姓名。出纳员、工程师,“百万富翁工人”等角色都没有性格描绘,其形象的功能就在于体现某种思想。但演出的效果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这跟凯泽使用的语言很有关系,他的对话语言非常简洁,富于表现力,他使用了大量的感叹词以及动词和命令式,因而语言本身就具有某种动作性。

  凯泽在20年代到30年代初写的作品没有涉及太多的社会问题,主要是些消遣性质的。但后来写的《十月的一天》、《图卢兹的园丁》,不但刻画了充满险恶的现实世界,而且趋向心理的描绘。

2022-10-06 12:09

格奥尔格·凯泽(1878-1945)

  《克莱斯特校长》,作者提出了精神与物质的矛盾关系。但由于剧本塑造了唯利是图的资产阶级怪诞形象,抨击了市侩道德而受到当局的非难,直到1918年才得以上演。

  凯泽的早期作品不仅反映了尼采那种对于虚伪的资产阶级假道学的叛逆精神,同时也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性爱剧”。在凯泽的这些作品中显示出尼采否定任何道德标准和韦德金德表现炽热情欲的双重影响。

  凯泽在创作的第二阶段转向了有关“新人”的探索。这时期的主要剧本是《加莱的市民》,剧本是戏剧体叙事诗形式。故事背景是14世纪的英法百年战争。

  为了宣扬这种“新人”的伟大精神,凯泽于1920年又写了剧本《阿尔西比亚德获救记》,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作为“新人”的典型,但并未达到《加莱的市民》那样的历史高度。而在1916年发表的《从清晨到午夜》却更能说明凯泽对新人的进一步探索。

2022-10-06 12:09

  《双目失明的女神》描述了法西斯上台前夕的德国普通老百姓的命运,他们对纳粹的暴行已无能为力,而有些卑劣的愚民又在其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要和平》和《哈尔牧师》是托勒尔的最后两个剧本。前者是政论式的戏剧,后者则反映出作者还是看到了在德国有一些人身上依然保持着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托勒尔的作品对德国戏剧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他所运用的表现主义戏剧手法,诸如梦幻般的舞台气氛,鬼灵的出现,演员自由的抒情独白以及直接向观众发表演说,辩论式的对白等不仅打破了第四道墙而且直接而集中地道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思想和观点。凡此种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德国戏剧创作。

2022-10-06 12:09

  《机器破坏者》写的是英国1810年至1811年间发生的一次捣毁机器的工人自发运动。在这次运动中起来叛乱的工人失去了理智,不但毫无意义地毁坏机器,而且杀死了自己的领导人。在托勒尔看来,似乎起义的群众是唯一能采取行动的力量,而在起义中却又会产生罪恶。这个剧本指出,出于那种革命的自发破坏力量应该抱有戒心。

  20年代对于托勒尔来讲是很沉重的,许多革命者和他一样被关在狱中,当时在魏玛共和国的政治犯达到七千之多,许多人被处死。托勒尔在这期间写的诗,有1921年写的21首十四行诗及《燕子的书》,后汇成《狱中之歌》,这些十诗流露出了作者苦闷的空虚感。在这年代写的剧本《不幸的欧根》和《瞧,我们这么活着!》也都反映出托勒尔痛苦的绝望。

  《解放了的沃坦》,通过一个靠吹牛发家的理发师的“奋斗”生涯给希特勒勾画出了一幅漫画像,说明他已预感到即将来临的的过政治上的变化。

2022-10-06 12:09

恩斯特·托勒尔(1893-1939)

  《转变》一剧中的主人公弗里德里希最初认为战争可以使人摆脱沉闷的日常生活,而且出于爱国主义,他志愿参加了战争,但残酷的战场使他看到了双方的士兵都是些受骗上当的牺牲品,为此他痛苦万分。主人公的经历也是托勒尔自己的思想转变历程。但他的思想矛盾最根本的还在于对暴力的看法,跟许多知识分子一样,他深深感到,良好的革命愿望与流血的暴力手段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这在《群众与人》一剧中反映得更为明显。剧中的人物没有具体的姓名,没有性格,都是某种概念或思想原则的体现。剧中的女人和无名氏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思想和立场,彼此对立。全剧充满了双方针锋相对的对话和辩论,因而,政治词汇,标语式的语言比比皆是,如果阅读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但演出时由于表演者慷慨激昂的热烈情绪,效果却大不一样,显得生动而有煽动性。这是德国表现主义戏剧所具有的很大特点。另一个特点是现实与梦境交错出现在舞台上。

2022-10-06 12:09

卡尔·施特恩海姆(1878-1942)

  他善于写小市民的生活,而且许多作品以讽刺喜剧的形式出现。他善于使用夸张、荒诞的手法进行嘲讽。他写了一系列喜剧,总名为《资产阶级的英雄生活》,通过一个小职员的发迹到没落描述了20世纪初的德国社会的众生相。其中第一部《裤子》很为著名,剧本辛辣地对马斯克这种利益熏心的市侩作了讽刺。

  喜剧系列的优秀作品还有《盒子》和《市民席佩尔》。他以简练的精确的对话勾画出了丰富多彩的典型的市侩的思想境界及行为方式。他的作品不仅有戏剧和小说,同时还有政论文、杂文及文学评论,都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2022-10-06 12:09

瓦尔特·哈森克勒费尔(1890-1940)

  《儿子》代表作。1916年《儿子》上演后引起轰动,尤其因为该剧使用了表现主义的创作手法,人物没有具体姓名,作品充满强烈的激情,并以大量的对话来说明剧情。

  另一重要作品《安提戈涅》讲的是希腊神话故事,实际上是借古喻今,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

  他一生共写有十八部剧本,五部诗集,两部长篇小说,三百多篇专论。早期作品反映了他激进的思想,体现了表现主义的“精神政治化”特色。他的早期作品还有诗集《小伙子》、剧本《救星》等,20年代末他曾一度脱离现实,逐渐失去了早期明确的政治方向,转而从事佛经和神秘主义研究。

  1930年的剧本《拿破仑在进攻》,虽以拿破仑为题,实则对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进行了嘲讽。1932年发表剧本《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又名《发现美洲大陆》揭露了德国20年代末的种种社会弊病。写于1934年至1939年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错误和激情》于1969年才得以出版。

2022-10-06 12:09

  他的其他作品有《凯特侯爵》、《国王尼古罗》、《痴儿诗集》等。他的后期作品有《俾斯麦》、《赫拉克勒斯》等,但其水平不如前期的作品。

  他作品的艺术手法不仅与传统戏剧不同,而且常常使用寓意和象征,把人物性格类型化,他的作品在生前不被重视,甚至遭到禁演,但到魏玛共和国时期却受到了青年的欢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于表现主义的作家这尤为难得。

2022-10-06 12:08

法朗克·韦德金德(1864-1918)

  他的戏剧与传统剧不同,往往各场之间情节不连贯,以电影剪接手法来组合场与场之间的关系。独白很长,抒情性也很强,他的这种打破常规的新手法,不仅使他成为德国表现主义戏剧的先驱,而且影响深远。

  他主要的创作是戏剧,此外,他也写诗歌和中短篇小说。

  第一部悲剧《青春的觉醒》,这部戏剧不仅打破了戏剧常规并采用了象征手法,而在内容上更是提出了青年性成熟的问题,剧本不仅通过几个少年显示了他们发育期间的下意识的欲望和冲动,同时指出,父母和教师对这问题所采取的违反本性的狭隘的道德观念的态度,致使两个年轻人走上了死亡的道路。

  《露露》是由1895年完成的四幕悲剧《地神》和三幕悲剧《潘多拉的盒子》合并而成的剧本,后改编为歌剧。

2022-10-06 12:08

格奥尔格·海姆(1887-1912)

  1911年任候补法官,次年在滑冰时为救友人而淹死在湖中,生命很短促,仅活了25岁,但他却是德国表现主义早期的重要诗人。

  在他的作品中描绘了人们在大都市中犹如被抛弃在荒漠地里所感受到的那种寂寞和孤独。他显示了世界末日来临时的幻象并预言了战争的产生和对于世界的毁灭性的后果。他的诗作还指出人的生存的无意义。

  著名的代表作有《城市的妖怪》和《你那长长的睫毛》等,他的诗集《永恒的一天》于他去世前1911年出版。1907年出版了悲剧《雅典人的出游》。他的小说《小偷》及十四行诗等都在他死后才出版。
  
  他的作品虽然不多,但影响却很大,尤其是诗歌,表现主义的特征极为突出,对后来者产生了很大影响。

2022-10-06 12:08

艾尔斯·拉斯克-许勒(1869-1945)

  她的作品主要是写自我的世界,从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强烈不安和深切的哀伤。她的作品充满了炽热的激情和带有梦幻式的渴望,语言的音乐性很强,她是德国最重要的女抒情诗人之一,曾被人称为“以色列的黑天鹅,一位萨福”。

  她的成名作是1902年发表的诗集《冥河》,带有极强的表现主义色彩。

  她的早期作品,大多韵律没有规则,对未来还抱有信心。但后来的作品开始逃避现实,转向写宗教和爱情,大多是无韵诗。

  1913年发表的《希伯来叙事谣曲》就是以爱情和宗教为题材的作品,在风格上具有民歌式的朴素。总体来说,她的诗作从她最初的《冥河》开始,直到1943年为抒发对死者怀念而作的《我的蓝色钢琴》,都反映出一种极力想逃避现实世界的倾向,以及东方异国风味的童话情调,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对于幻想和梦想的心醉神迷,她所具有的无边无际的丰富的感性世界。

  除诗歌外,,她还写有剧本,小说和散文,并为其作品绘制插图。短篇有《巴格达的蒂诺斯之夜》,剧本有《我和我》,小说有《我的心》,散文集有《希伯来人之国》等。

2022-10-06 12:08

  贝恩能冷静地从社会表层去发现人的自我分裂及孤独失落的感觉。在后来的日子里,他又进一步尝试进行哲学和美学性质的反思。贝恩对人生采取的是一种虚无主义态度。在他看来,诗人既不能改造世界,也不能影响世界,诗人所能做的不过是描写世界而已。

  他所看到的是世界正在走向没落,对此却无能为力,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语言的力量来对抗这现实世界,为此他以诗歌的创作来抗拒各种主义及思潮的围困。他致力于创造自己所独具的语言风格。他的作品包括有诗歌、戏剧、散文和杂文等各种体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重新开始创作生活,作品数量不少,例如诗集《静止诗》、《喝醉了的洪流》、《片断》及《蒸馏》等,散文有《关于我自己》及《双重生活》。还有戏剧和广播剧《三个老人》、《帷幕后边的声音》等等。

2022-10-06 12:08

戈特弗里德·贝恩(1886-1956)

  1933年支持过纳粹,但不久,他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与纳粹决裂。由于他态度的转变,1936年他被纳粹从医生协会及作家协会除名,而且从1937年起他被禁止写作。从此他就保持沉默直到1948年。在1950年发表的自传性作品《双重生活》中,他坦率承认自己从1933年到战后过的是双重生活,他通过自传的形式探讨了一系列艺术与哲学性质的问题。

  贝恩的创作从表现主义开始。他的作品以表现主义的手法,用激进的态度否定了传统诗歌的观念。他常常使用一些医学方面的专业词表达主题,例如诗作《陈尸所》及1916年的短篇《脑》,诗集《肉》等。他于1927年及1928年分别出了《诗集》和《散文集》。

2022-10-06 12:08

史台方·格奥尔格(1868-1933)

  象征主义诗人。

  1892年创办文艺刊物《艺术之页》,大力宣扬“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认为艺术不应为任何功利所影响。艺术作品应排除所有不属于艺术的成分。

  他对现实社会是不满的,但他不像自然主义或现实主义那样去反映现实和揭露现实,而是企图用优美的艺术形式来反对丑恶的人及丑恶的社会。

  1910年至1912年他们还出版了《精神运动年鉴》。这两个刊物都是他唯美主义思想的喉舌。

  在哲学上他深受尼采哲学思想的影响,他鄙视现存社会及生活在这社会里的俗人,因而他寻找的出路就是遁入“纯艺术”及“自我”之中。他全力追求作品的艺术美,他一生从事诗歌创作及诗歌的翻译。

  他的诗歌不仅在思想上要求与这个世界“决裂”,而且在艺术手法上也一反常规,名词不大写,逗号也不用,往往在右上角用一个句点来代替逗号。他用抒情的笔调抒写纯粹超然的感受,不受现实的任何束缚。他的诗歌音调和谐优美,朗朗上口,用字很讲究,往往超出一般的意义,需要读者细细品味思考。

2022-10-06 12:08

雅各布·瓦塞尔曼(1873-1934)

  在20年代至30年代,他是很受读者欢迎的作家。他的创作主要是长篇小说。

  1897年发表小说《切恩杜夫的犹太人》。1903年《火神》,1905年《巴比伦的亚历山大》。

  他的《卡斯帕·豪塞或心灵的惰性》讲述的是1828年纽伦堡的一个弃儿的经历。

  瓦塞尔曼最著名的作品是《牧鹅少年》及《克里斯蒂安·万沙弗》。

  小说三部曲:《毛里求斯案件》、《艾策尔·安德加斯特》和《约瑟尔·克尔克霍芬的第三生存》。

  他的作品受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精神分析学的影响。他还采用了电影剪接的手法,使多变的情节自由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他的作品构思十分巧妙,心理描写很多,他经常将自然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手法融合到一起。从总体来说,他是位现实主义作家。虽然他作品的深度还不够,不过却能广泛地反映出在那交替混乱时代的各种社会思潮及各种不同阶级人物的面貌,因而他曾经是那时代作品

2022-10-06 12:07

赫尔曼·苏德曼(1857-1928)

  《荣耀》成名作。内容讲述的是由于贫富差异造成的婚姻问题,着力批判了封建的门第观念及金钱具有决定一切的社会现实。故事情节很简单,但因结构布局合理,安排巧妙,而获得了成功。

  《故乡》该剧本反映出当时旧的封建传统思想与新的自由思想之间的矛盾冲突。

  他的剧作还有《索多姆城的末日》、《德国的命运》等。

  第一部长篇小说《忧愁夫人》,故事是讲一个农家子一生多变的发展道路。

  他写的小说还有长篇《小木桥》(一译《猫桥》),描写了在反拿破仑战争中德国人民共同抗击敌人的故事,反映当时德国的各种社会情况。

  《立陶宛故事集》以立陶宛的农村生活为题材。

  苏德曼的小说以其情节多变,人物丰富,乡土气息浓厚为特色,他的小说继承了德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