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無限煉姦~恥辱にまみれし不死姫の輪舞~》难称神作?

以下内容涉及严重剧透:

    和泉是什么样的人,我就懒得去说明了,因为我一向对编剧的个人倾向是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所以和泉偏爱弱小而在暴力冲突中翻滚的生命形态,这我没有意见,女主最终成为缺陷神,这我也没有意见。

    由于“缺陷神”造成的预言悲剧问题和轮回问题,我也没有太大的意见,但我对于呈现的方式稍微有一点意见,为什么,因为和泉在具体叙述时,既大幅度使用了层垒的结论(如宿命不可变、大势不可逆但细节可改),但是又不能把层垒的内容和剧本的核心内容结合起来,就造成女主形象上的极大割裂和落差。

    准确来说,和泉逃避了女主如何成为缺陷神的过程,这导致本身很具备悲剧感和命运感的“王”和“奴隶”的相见,却显得有点,...无法打动人心,这一点即便到再次回味时也不能改变。但与此相对的是,本作在场景冲突和结合历史问题上做得并不差,甚至可以说很好,所以本作的前四章整体观感都是很好的。

    当然,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但是,之前我们就说了层垒永生观的问题,为什么不能多借鉴一些来用呢?经过几个、甚至十几个时代的顶尖人物逐渐完善起来的永生观,可以说是除开破解其立足基础之外,是没有什么大的缺陷和漏洞的,在逻辑自洽上一定做得非常好。

    缺陷神的历史特征有两种流派:一是无法改变既定的祂不接受的结局,这证明在祂之上还有着什么;二是无法准确按照祂的意志改变未来,这证明在祂之外还有着什么。而这一点体现在本作中,就是“泽瓦布”和“莉特尔”。

    我们可以用穿针引线理论来比较通俗地解释这个问题,假如每个世界是一张纸,很多的世界以一种高维的形态分布在一起,然后有一个存在就像一根针线一样,乱序地穿过这些纸,它可能对某一张纸穿过多次,可能以多种不同的方向穿过同一张纸,并且不同纸的穿过的顺序并不按照它们排列的顺序(即时间顺序),那么对于这些纸来说,它们上可能同时存在不同的同一根针,对于这根针来说,它在同一时间处于不同的纸上,并且也可能在同一时间处于同一张纸的不同位置上。正是基于这种穿针引线理论,缺陷神看似有着对世界的极大影响能力,但实际上更像是自己被束缚在了这些世界之中。

    总的来说,我对于本作的最大不满,即在于和泉万夜没有很好地展现出这个落差来,这导致玩到最后的感触,甚至不如前四个章节的单元冲突和成长来得好。因此,相对于国内普遍的神作评价,本作在批评空间上的评分在我看来是比较合理的,即中上等佳作的水平。所以只要不在乎猎奇元素,仍然推荐游玩,且我自认为我对本作的切入点确实是比较奇特的。

很明显,永生是本作的核心命题和中心,以下是一些补充延展:

总的来说,我们把有一定广泛程度的永生观的演变分为如下时期:原始时期、原始宗教时期、世俗化完成后的宗教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工业革命时期、20世纪中后期、新中国时期|当代西方永生观。

原始时期的永生观:在原始时期,基本只存在很原始、基础的崇拜形式,所以就现在知晓的范围内,找不出比较明显的永生观的体现,但是根据后续永生观的内容和一些其他内容,大致可以推断出这一时期的永生观主要特点有:死后无意识永生,重视与自然的完全同一。

除此之外,在先祖崇拜比较兴旺的地区,可能会有“家族永续”、“后代永生”、“圣灵”之类的观念,这种以血脉延续为核心的观念不划入本文的永生观。

原始宗教时期的永生观:大约在时间上是前7-前2世纪,也就是所谓的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即犹大先知、古希腊、诸子百家、早期佛教形成的时期。对永生的最初探讨和比较“性理”的看法雏形都形成于这个时期。此时期世界各地永生观的形式繁多、内涵不同、道路纷杂,但是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受到比较广泛接受的永生观的共通的核心内容和特点有二:一是强调永生的救赎性;二是还没有讨论和提出永生之后的问题。

除此之外,人开始主观地追求永生,也是该时期的重要特征。

直到这个时期为止,文学作品中的永生观基本都还不能脱出宗教的范畴。所以对这个时期的永生观的总体评价就是“整体在路上。”

宗教世俗化完成后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各主要宗教以及一些思潮基本都层垒地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里简单阐述一下各主流永生观的主要特点。

道教:生前永生、带肉体

佛教、印度教以及部分小教派和神秘思潮:一般不带肉体、死后永生或天国(或世界或同一性质|地位的存在)理论

基督教:同位同时永生(“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这一时期的主要共通特点就是:

一、基本层垒地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大多都提出了比较具体的、有一定可执行性的实现永生的方法和道路。

二、对永生之后的世界开始初步的思考,但是还完全不能认为是比较理性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永生观:

这一时期是当代各种永生观最重要的雏形时期,也是新时代永生观基本精神和特质的形成时期。 除此之外,从该时期开始,永生观的发展已经复杂化、交错化,所以这后几个时期的永生观实际上是交杂在一起的。很多文艺复兴时期永生观的核心思想,仍然在后代甚至当代作品中广泛出现。从这个时期开始,永生观也终于又从宗教中部分独立出来,这也为工业革命之后新方式的、“科学的”永生观出现奠定了基础。

现实的人不适合永生” 是这一时期最为重要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观点之一。这一观点的提出有力地证明了人的地位和自我思考的提高,它的出现可能是基于对现世幸福的追求而攻击永生和来世,但是在形成之后的影响却大大超出了这个范围。这一观点一方面向各种永生观发起进攻,另一方面又促使了对永生的理性思考的发展。从此以后的大部分永生观,基本都需要在它的世界观范围内论述为什么能解决这个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例如:针对“孤独论”和“感情论”等,永生观以“舍弃感情”等观点回应。

工业革命时期的永生观:

这一时期的永生观主要体现在内容的发展上,随着科技的初步发展,以拜物教或机械崇拜为基础的新形式永生观开始出现(在这一阶段还不能认为是科学崇拜);另一方面,随着天文学和宇宙观的进一步发展,外神体系和外太阳系神秘学逐渐开始形成并发展,传统宗教的世界神也不得不升华为宇宙神;最后,架空论终于从神秘学或幻想文学中独立出来,架空世界第一次在理论上和人们生活的现世以及神存在的彼世都独立出来,经典架空体系开始层垒地形成。

如何使“现实的人” 适合永生,是这些新兴永生观的重要和主要内容,它们分别以各自的方式,比较科学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除此之外,开始普遍讨论永生之后该做什么,也是这一时期永生观的新特征。虽然各永生观对永生的层次和能力认知不同,因此永生之后的行为范围和能力也自然不同。比如对永生是否会最终带来全知的结果等经典问题的认知不同。值得一提的是,当代的永生观需要考虑的经典问题也大多在这一时期形成。

20世纪中后期的永生观至当代西方永生观:

这一时期的永生观,实际上就和当代主流永生观没有太大区别了 。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马原学者认为是基础学科几十年没有突破的结果,对此我表示不发表意见。因此,这一时期直到当代西方永生观,基本都是对过去永生观的发展和延伸,更全面、科学、复杂。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即各永生观体系的成熟,每个体系都能有至少十几万字的基础论述,而且都比较难懂。

新中国时期的永生观:

这一永生观在社会方面由雷锋同志提出,即“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而在自然以及人与自然方面则概括为“认识世界的速度一定比世界发展的速度慢,因此这个过程是无限的。”

最终就造成了“人即使永生,也可以在社会上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在自然观上投入到对未知世界的无限探索中去,并且这两个过程都是无限的。” 的永生观。显然,基于马原的世界观,在永生经典问题上,它是不承认永生带来全知的。

这样一来就非常清晰了,《无限炼奸》用当代的手法去塑造了一个过时的永生观,且这种诺斯替式的割裂处理得并不恰当。最终就导致全作的主题变得摸糊不清甚至有些可笑了。身在高台上的“王”和在台下的“奴隶”,两者处于这个世界的两个极端,但只有“不死”是相同的。这种本应是本作最大的反差和冲突点,游戏中是真的感觉不出来,甚至不如女主各时代中的具体冲突和成长来得感人。

0 条评论 7 转发
评论
你还未登录哦~
评论
{{reply.createAt}}
{{reply.replyContent}}
{{reply.createTime}} 回复
{{subNode.createAt}}
回复 @{{subNode.targetName}}: {{subNode.replyContent}}
{{subNode.createTime}} 回复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