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随笔43】天津罪:完美容不得怜悯

那我该怎么评价这个故事呢……直到end1结束我都认为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然后end2就垮掉了。(相对于end1而言)

《天津罪》这部作品的剧本架构与脏翅膀类似,都是多个分支选项+结尾te。但不论是一口气走到最后也好,还是像我这种先玩完所有支线再在最后去看萤结局也好,不看到最后,有很多问题是得不到解答的——比如萤为什么免疫言灵,又比如这部游戏为什么叫《天津罪》。



chapter1:“家”
织部心:玩水,然后捡到奇怪大哥哥

第一部分主要起到交代故事背景和角色的作用,期间穿插了男主的部分往事和织部心一家的生活日常。心很可爱,恋冢爱又大又涩还在开局发福利,萤很奇妙,朝比奈响子不是祥子……

从最开始的随意利用言灵修改认知融入家庭,到为了杏月这所谓的“家人”不惜使用言灵扭转生死,男主的转变代表着他开始有了人味,但这并不意味着心线的感情塑造就能很快趋于完美——对于玩家来说,这样一个“进了线培养感情,没进线还是能do”的妹妹,“家人还是恋人”的问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心线的最后,男主主动解除言灵,织部心先是惊愕于自己和“哥哥”并没有关系,但在冷静下来后却依然维持着恋人的情感,这一点是全线的高潮,却也是进线之后唯一的精彩点——占据最长的个人路线,却灌注了最多的水分。

chapter2:友谊与悔恨
朝比奈响子,可怜的家伙,受困于过往的枷锁

四条线里存在感最低的一条线,若不是男主寄居在心家里导致织部心成为了第一条线,我怀疑响子线原本会是第一条线……

这条线可讨论的部分不多:从故事性上讨论,响子线讲述了响子因为无法接受和朋友生离死别而逐渐透支能力召唤“死去的友人”,但在最终放下心结的故事;从情理上讨论,响子也好,好兄弟也好,死去的人总是会被埋葬在身边最近的人的心底最深处,神性如男主也无法避免。

chapter3:恋人的执迷
恋冢爱,和男主有(过)婚约的存在,强大的言灵与扭曲的心灵……

爱的存在感是随着故事发展逐步提升的:开场发福利确立身份基础(和男主有婚约在身,对男主穷追不舍),中场作为言灵使用者润滑剧情(用和男主一样的方法融入心的家庭,对于响子的境遇也有自己的见解),现在轮到自己的故事线,本以为胜利在望,结果男主还是那个为了安慰“妹妹”就可以和她do的、对村子和自己没有一点留恋的、渴望并正在外出游历的男人。

她当然忍不了,她绝对忍不了。

针对男主释放的强大言灵并非出于恨意,相反,过于沉重的爱意扭曲了爱的思想,强化了她的独占欲;加上当年她在村子里就对男主逐渐产生的欲望,这个故事正在走向一个无法挽回的悲剧……如果萤没有出现的话。

之后的故事不必多说,解除了言灵并发自内心地喜欢男主的爱给了男主选择的权利:不必纠结于婚约,她希望男主也做出发自内心的选择。

至于结果如何,这取决于玩家的选择,仅此而已。

chapter4:复生之野心
水无月萤的心和身体一样无药可救,病灶必须被切除。

水无月萤,水无月萤。
十万人里出一个倒霉的病患,却没有人能为她带来救赎。

end1的放弃全救和复仇剧堪称完美,以命换命的决心配合出人意料的言灵使用……

一个人死去,一个人复生,天津罪的惩罚如期而至。
end1真的很精彩,直到最后也是能让我惊叹的存在。

chapter5:和解之希望
end1已经是一出完美的复仇剧了,你来到这里,是想要梦一个大团圆吗?

很可惜,编剧非要写一个大团圆结局,他希望所有人都能活下来。

霓虹编剧的通病便在于此,一周目写尽快意恩仇,即使付出一定代价却仍然带来了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但到了二周目,霓虹编剧骨子里的“原谅”和“大团圆”两大劣根性元素便显露无疑——反正言灵是一种通过语言来实现一切愿望的能力,梦一个大团圆结局也未尝不可吧?

这便是很多剧情作在我眼里甚至不如废萌来得果断的一大原因。言灵也好,能力也罢,剧情作写到后期很少能够做到剿灭反派的同时让主角团全身而退,但霓虹编剧却偏要让每一个人都活下来,偏偏还要让每个人都原谅和理解彼此,天津罪如此,宝石心如此,旭光亦是如此。废萌之类的日常作品也会以进线作为剧情分支,但每条线路只会选择救赎当前女主,即使这会导致其他女主的心意就此掩埋;反而是到了剧情作这里,真女主要救,前置女主们要管,反派能挽回的也要挽回,沉浸在自己的艺术里而忽略了玩家的体验——大团圆也不是这么个团圆法,对吧?

说回剧情,编剧这次让男主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水无月萤+水无月萤=水无月萤。
双方握手言和,可喜可贺,皆大欢喜。
大团圆和解true end,开心吧?

《天津罪》这部作品的优缺点都很明显,剧情可圈可点,hcg和福利也发得很多,end1公认很神,end2则狗尾续貂。紫社的这部作品当然值得一推,但在推进剧情时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这部作品既不是无脑爽文也不是烧脑推理作,主线剧情服务于真女主但真女主剧情又不能全盘接受,复杂的剧情很难以三言两语概括。

思前想后,对于《天津罪》的评价,就只剩下了这一句话:

“完美容不得怜悯。”


1 条评论 3 转发
评论
你还未登录哦~
评论
{{reply.createAt}}
{{reply.replyContent}}
{{reply.createTime}} 回复
{{subNode.createAt}}
回复 @{{subNode.targetName}}: {{subNode.replyContent}}
{{subNode.createTime}} 回复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