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那么一款galgame,会让你产生乡愁


我很好奇,

如果一款 galgame,

在通关以后,只靠一张图,

就能让你瞬间想起那段故事,

那会是一张怎样的图片?

是海边的拥吻,角色告白的瞬间?

还是教室里洒进阳光的桌角?



    对于我来说,其实只需要一些很普通的场景——

    这也便引出我写这篇帖子的想要探寻的主题:galgame 中的家,给我带来的乡愁。


    仔细想想,其实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明明是恋爱游戏,很多时候我反而会对游戏中的「家」产生了乡愁般的记忆?

    一般来说,galgame 中的家,往往只是角色生活的基础舞台,不像文学或电影那样,承载厚重复杂的家庭叙事,也极少有现实家庭矛盾需要我们深刻处理。

    然而正因为游戏中的「家」被设计得克制而精准,反而在不经意间变成了一个隐秘而有效的情感存储空间。

    我们在 galgame 中体验爱情、友情甚至亲情,这些情感会伴随着剧情的重要节点展开,而这些节点又很多都发生在「家」这个空间之内。



一开始我其实也没有注意到这点,也是最近通关《9-nine》后,整理截图时发现,好家伙,差不多80%的图片就是在家里发生的剧情。

于是,告别了那些人物,再也不会回到那个「家」之后,便不由自主的产生赛博乡愁。

这种乡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离乡背井,对现实曾拥有过的归处的思念,而是对虚拟空间的一种情感映射。



比如《CLANNAD》中的古河家,一家小小的面包店,一张简单而温暖的饭桌,温柔地承载了角色们生活中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但又必不可少的时刻。

这种「平凡」让情感更容易沉淀、日复一日的发酵,逐渐与玩家的记忆和融为一体。

同样《某空》中的乡下老宅,对于主角兄妹而言,既是现实的避难所,也是心理上的庇护地。

当我们通关游戏、离开那个空间,内心产生的竟是一种奇妙的错觉——仿佛逃离的并非游戏里的主角,而是我们自己。



那么我们该回到最开始的问题:

为什么游戏中的虚拟空间,能够让我们产生如此真实且持久的乡愁感?

我最初开始认真思考这种情绪,

其实是因为游玩了《女神异闻录》系列,对卢布朗以及稻羽的留念,明明只是游戏中的一个场景,为什么记忆会如此真实且持久呢?



    一个显而易见却容易忽略的事实是:galgame的叙事极度依赖「场景重复性」

    在游玩过程中,不断进入同一个空间,无意中创造了一种心理上的亲密感,心理学上称之为「熟悉性效应」(Mere-exposure effect)。

    简单来说,一个空间我们反复接触得越多,就越倾向于对它产生积极、依赖的情绪反应,从而产生归属感——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galgame中的「家」,其实是一种设计精妙的「情感容器」。

    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中说:

「空间与我们的记忆紧密相连,

人们常常通过特定的空间来储存、唤醒记忆」 



    于是,当一个又一个galgame达成全cg成就,玩家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戛然而止,

    游戏中的家已经不会再发生变化,而我们却继续向前,经历时间的推移与自身的改变,

    这种空间与个人之间的错位,最终产生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情感体验。于是便有了赛博乡愁。


    归根到底,这种赛博乡愁,既是我们对过去经历的怀念,

    也是我们对曾经单纯相信与深情投入的自己的一种怀念。

    毕竟,每一个通关的galgame,都意味着我们在某个家里,真切地活过一段人生。

    而那个空间,尽管只是程序与像素组成的,

    却在记忆的海洋里,温柔而持久地存在着。

2 条评论 3 转发
评论
你还未登录哦~
评论
{{reply.createAt}}
{{reply.replyContent}}
{{reply.createTime}} 回复
{{subNode.createAt}}
回复 @{{subNode.targetName}}: {{subNode.replyContent}}
{{subNode.createTime}} 回复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