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命的备件》聊物哀文化,一部关于死亡的悲恋作品
对你来说,生命是什么?
如果生命生来就是他人的备件,
这种存在还有什么必要吗?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部2016年的作品,
它没有分支,也没有机械降神,
这是一场走向死亡的旅途,
唯有至死不渝的爱在凋零前留下的一丝温存。
PC+安卓直装
【游戏简介】
名称 : 生命のスペア
中文名:生命的备件
公司 : AKABEiSOFT3
类型:纯爱ADV,无支线设计
流程:6h
故事围绕一种名为「樱纹病」的绝症展开,发病时,患者胸口出现樱花状病纹,短时间内就会蔓延至全身,引发剧烈的心脏疼痛,最终失去生命。
唯一的解法,是心脏移植。
在这样的设定下,故事集中在三个人身上:
患病少女 夙川 惠璃
为心脏移植而制造的妹妹 夙川 璃亚
患病少年 静峰 龙次
三个年轻的生命,彼此纠缠、挣扎,直到最后迎来不可避免的结局。
【感想评测】
这部作品我的推荐指数是7分
虽然称不上佳作,但也能绵长的回味。
这是一部单线叙事的短篇作品,流程不长,以樱纹症、樱花、爱情等元素,来写「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整体气质就比较偏文艺,读完会留下淡淡的感伤。
特别是故事的结尾告白,也是能被选上的刀子场面了。
优点是主题清晰,文本阅读流畅,氛围很好
缺点在于人物塑造偏单薄,意象的处理也流于直白。
剧情展开偏「工具化」,像樱纹症象征性很强,但现实感极弱,另外你像惠璃与龙次的关系,从假情侣到真感情,桥段安排也很常规,更别提后面一堆成长片段,酝酿好的情绪都会被冲晕。
后面妹妹从备件到觉醒出自己的想法,转折也很自然,简单说就是,故事的层次和厚度不足。
这部作品的立意,会让我联想到日本文学里常说的物哀(もののあはれ)。
「物哀」是一种对事物短暂性、易逝性的感受力。
因为花会凋谢,所以花才动人;
因为相遇有限,所以瞬间珍贵。
比如川端康成在《花未眠》中,因为凌晨四点看到一棵海棠,从清冷与盛放中体会到生命的短暂与易逝,这就是「物哀」的力量。
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正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说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是无限的。至少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这是我的实际感受,也是我的感叹。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应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得自语道:要活下去。
《生命的备件》中,
樱纹症,是一种必然走向死亡的病;
樱花,是必然要凋落的花;
恋爱,是必然要中断的羁绊。
有限的日常幸福注定要走向终点的宿命感,这些元素都与物哀相契合,但作者笔力不足,偏直白的写法,没有给感受自然流动的空间。
你像角色的哭喊、诀别、病发都是很直接的,就差指着屏幕外的你说:我快死了!
物哀往往是在日常细节中悄然渗透,像一次晚餐、走路时看到的花瓣,这些在事后回想起就会心口发酸的零碎小事。
当然啦,也许作者并非就是想去写物哀呢?
只是想借疾病与爱情讲生命的意义也说不一定。
就像樱花的美不在于结果,而在于它正在盛开的那一刻;
生命的价值也不只在于终点,而在于过程里的点滴感受。
惠璃和龙次只是在一起吃饭、散步、说晚安,这些细碎的时刻就足以让人觉得活着有意义了。